穴居文化的嬗变与演进——穴居文化的活化石:山西土窑洞

选自《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董永刚、董永哲

摘要:黄土窑洞是山西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它源于自然融于自然是“天人合一”的成功范例。山西的土窑洞发端较早、形式完备且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这不能不说与其所依据的地理特征和自身的价值关系紧密。今天的窑洞形式多样旧时的纯生土窑洞却面临快速消褪的局面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现存的古窑洞对于认识远古穴居文化、了解窑洞的发展历程和开发旅游资源意义深远。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穴居文化的主要发源地。“窑洞”的产生是先民们与自然界不断斗争的结果更是人类在不断改善自身生存状况这一艰难过程中的伟大创举。后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尽管不断有多种形式的建筑形式产生但窑洞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内在特点得以延续并一直保留到今天。从传统的土窑洞形式看大致可以分为靠崖式、下沉式及独立式(这种窑洞为土坯拱券而成从建筑材料上看尽管已经脱离了完全依靠原生黄土的做法但所用土坯并未经过焙烧理论上讲仍属土质窑洞)三种。

从考古发掘和现存土窑洞及现有科学研究成果三方面看窑洞建筑是由原始穴居中的横穴发展演变而来这一点毋庸置疑。《墨子》中就说;“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这里的穴指的就是穴居。而“窑”的记载迄今为止最早就是《前秦录》中“凿地为窑”的说法这也是最早称横穴为窑的记载而真正意义上的“窑洞”一词大概到明代才出现。大量的史载材料说明无论从土质结构开挖难度上讲这是一种黄土高原最直接、最有可能的原始构筑方式。从穴居到成熟的窑洞建筑尽管期间绵延时间长但这种居住文化却从未间断足现其顽强的生命力。据史料记载西周时期黄土高原的河谷地带就有大量的土窑洞。《诗经·大雅》上说:“陶穴复穴未有家室”。这里所说的陶穴就是下沉式窑洞而复穴就是坡崖上的半敞式窑洞[1]。隋唐时期许多窑洞被官方作为储存粮食的仓库如与东都洛阳同时修建的含嘉仓等[2]。到宋元的时候史书上就有了对陕北、晋中豫西及陇东等黄土高原上几大窑洞分布区的描述尤其是到元代时砖石窑洞开始产生到明清时期窑洞无论从形式上、用材上还是装饰工艺等方面逐步定型并发展至鼎盛时期。这里仅对较为原始的“掏土为窑”的原生窑洞作一探讨。

我国窑洞民居主要分布在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按区域划分主要分为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六大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约仍有370万人以窑洞为主要居住形式。就纯粹的土窑洞而言其所占比例则相对更少目前山西的土窑洞居民数大约为480万人左右。窑洞民居可以说是在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及传统古文化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完成其定型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原生的黄土建筑有加快消褪的迹象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

窑洞的历史远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时期陈正祥先生的《中国文化地理》一书中就曾对黄土高原窑的居古老性有过中肯的表述。他认为早在400多年前远古的先民就将此地选为落居之地自此后人们便结束了迁徙无常的游猎生活。从目前的考古发掘资料看西安半坡、横山县魏家楼乡、山西襄汾陶寺、夏县东下冯及太谷白燕等几处龙山时期窑洞遗址是目前发现较早的实证。如果说龙山时期的窑洞是初具形态与规模的是一种较为成熟的黄土穴居形式那么可以说窑洞的历史在时间上还有继续向前推移的可能甚至可以到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就山西来说上世纪80年代发掘和顺、陵川等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就是开人工穴居的先声之作。如果单就穴居而言非华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莫属。

山西的土窑洞发端较早、形式完备且具有很好的延续性与其所依据的地理特征和自身的价值关系紧密。首先说一下开发土窑洞的主要载体——黄土。

特殊的地理环境为穴居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自然环境的客观存在是制约房屋发展变化的先决因素。山西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土地为黄土覆盖且多山地、河谷。我国北方包括山西在内的黄土高原地区是世界上分布较为广阔的黄土区。从地质学的角度和黄土生成的年代分析学术界一般将黄土分为午城黄土(习惯上也称古黄土其一般构成黄土塬及丘陵地区的中下部土质生硬开挖困难)、离石黄土(该黄土层土质细密力学性能理想)及马兰黄土(该黄土层土质均匀结构为垂直节理具有一定的湿陷性)三种。其中马兰黄土从生成年代上讲时间最晚约在晚更新世离石黄土次之。现存黄土窑洞大多开挖于离石黄土与马兰黄土两种黄土层中。由于黄土在整个第四纪形成期间“气候偏干”[3]雨量不大空气湿度相对较小地下水位较深相应地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参与的成分就很少从而使得土壤中的碳酸钠保留成分较多这就使得后期土壤抗风化、抗渗水、具有垂直纹理且结构均匀致密不易坍塌等特点十分利于穴居窑洞的开挖。

开掘窑洞首先要选择的就是较为稳定和成熟的黄土层。离石黄土与马兰黄土在山西地区堆积较厚并且具有较好的质地尤其是其抗挤压和抗剪强度高是开挖洞穴最为理想的土层。同其他居住形式一样窑居一经形成便具有一种传统的力量代表了一种适应和克服自然的尝试不同时期在保留其相对合理成分的同时也反映出其在长期生活过程中的摸索、比较与取舍。在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到部分后期的居住遗迹(窑洞遗址)在深度、高度及装饰布局等方面并不必前期的先进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落后但这并不能因此而说明历史和生产力水平的倒退。这反映了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复性、滞后性和不平衡性。物质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间歇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周期性与进化性的统一既不妨碍发展的不可逆转也表明了这一过程的复杂与曲折[4]。

走向地面居住是在不断克服穴居缺点的过程中实现的而发扬穴居优点则又造成了更为典型的高级穴居形态的产生窑洞就是在史前穴居生活方式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又一发挥。穴居之所以没有因地面居住建筑形式产生而消亡反而能够经过自身的不断改进、完善使其更具有生命力这与它的自身独特优势分不开。

生土窑洞开挖于原生黄土层中。黄土的特点使得窑洞能够充分利用地下热能和上部覆盖土层的的蓄热功能尤其是黄土本身具有保湿、储能、隔热及自身调节小气候的功能所以其“冬暖夏凉保湿恒温”的独特优势也就逐渐为人类认识并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和延续了下来至今以为广大窑居者称道。如果从经济及工程施工难易程度的角度看土窑洞的开掘基本依靠劳动力自身和简要的挖掘工具即可完成相比较半穴居和更高层次的地面居住形式而言其投入少、成本低、难度小而且受外部自然环境破坏的程度低这是其他原始的居住形式所不可企及的。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土窑洞因其独特的自身调节功能生来就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尽管许多窑居者认为受夏湿、通风等影响长时间的窑洞居住或多或少可能会产生皮肤不适等不良反映但这种问题毕竟很少并且时间较短。就呼吸系统和心血管而言窑居者的发病率很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太平经》上说:“古者穴居云何乎?同贼地形耳。多就依山谷作其岩穴因地中又少木梁柱于地中。地中少柱又多倚流水其病地少微故其人少病也。”可见前人对穴居的有点是早有认识的。正因为土窑洞四周土层较厚有效阻隔了大气中各类有害物质侵扰人居其中自然就有洞天福地的感受这与古代方士、道人择洞室为修身采气之佳境可谓不谋而合。再者山西属于地震多发地带从山西现有的古建筑看木结构建筑和拱券结构建筑及生土建筑的抗震效果较为理想而生土窑洞正是完全依靠自身挖凿成型的原生黄土拱券作为自身支撑的这也是山西史前黄土窑洞历经数千年得以保留至今的原因。

山西的窑洞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吕梁及晋中和晋南及晋东南一带。单就目前史前考古发掘资料看最古老的窑洞主要以襄汾陶寺、夏县东下冯、曲沃方城、石楼县岔沟村等。

从窑洞的式样看这些新石器时期的窑洞多为靠崖式横向窑洞(部分仍未摆脱半穴居居住模式)窑洞开挖规模较小窑洞开口多倚自然黄土坡崖作为开凿面具有较强的原始特性。有学者将山西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土窑洞分为三期[5]其中第一期以襄汾陶寺Ⅲ区17座土窑洞为例。这一时期的窑洞开口朝向西南少数朝东北(这与北方干寒气候有关)。窑室形状为圆形弧状壁大多为台阶式或斜坡门道门道狭窄、低矮平均高度不足1米仅容一人作业。室内空间较小面积大多约为4平方米最大7平方米左右。口小底大袋状穴居痕迹明显而且居室内部未作任何加工处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期的窑洞中部分居室内设立柱这是为了缓解窑洞顶部土质酥松的压力对顶部设立了一个有效支撑。这种做法一方面反映了先民对改造自身生存条件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前期选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就第二期的窑洞看无论从开凿方法、窑室规模、门道高低以及内部结构等方面较前期都有明显进步。其中夏县东下冯窑洞遗址和晋中太谷白燕遗址最具有代表性。拿夏县东下冯遗址中区的部分窑洞为例[6]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没有适当开凿窑洞坡面的情况下采用人工开挖壕沟来创造挖掘窑洞的断面这是人工开挖窑洞的一大创举也是开后期地坑院(天井院或地窨院)之先声。其次该期窑洞居室剖面除了前期的圆形外还出现了椭圆形和圆角方形两种形制居住空间变大室内面积约为5到6平方米不等;门道较前期缩短、变宽并有加高趋势。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土窑洞无论从技术革新还是室内装饰都有长足发展从整体布局上看已经初步具备古代民居的模式。在第二期土窑洞遗址中陶寺Ⅲ区的F319、F321、和F324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地坑院建筑模式。在此笔者认为地坑院属下沉式窑洞建筑该建筑方式可能由深穴居演变而来在某种程度上讲更具有原始性但从实用效果看又是反映人类改造自然的一大杰作。现今在山西的南部、河南西部、及陕西部分地区仍有部分经过加工演进而来的地坑院建筑山西以晋南平陆县槐夏村为代表。

由于土木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和部分经验的积累以及生产生活的需要山西的窑洞发展到龙山时代晚期的时候又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居室空间的拓展、室内装修的细化等方面。这一时期的代表性遗址主要有曲沃方城遗址、石楼岔沟村遗址等。以曲沃方城F101为例[7]该窑址居室呈圆角方形面积约7平方米左右室内两侧墙壁高宽基本对称门道进一步加宽。从考古发掘看该窑洞的门道东侧有接另一居室的迹象所以说该土窑洞可能为双室这种做法前期未有发现。而石楼县所发掘的窑洞其显著特点在于窑洞内开始使用白灰窑洞面积在13到26平方米之间其高度达到2.4到2.9米。在这一期黄土窑洞中窑洞的顶部支撑与墙面的加固技术得到很好的应用而且室内灶台式样、位置及室外排水等都有改进这种愈来愈科学、复杂的发展趋势一直延续到后世的今天。

总之黄土窑洞取材巧妙构筑合理能够保持生态自然系统中物质流与能量流的平衡[8]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从地理条件、自然气候等因素考虑完全体现了山西地处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的地域特征。它开创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黄土文化”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今天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科技发展、人口增长、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繁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速度加快延续数千年的黄土窑洞建筑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数量逐年递减。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固守祖宗留下来的土窑洞而放弃现代新潮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尽管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就黄土开发利用有过大量的研究甚至从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建造生土住宅的建议但笔者认为就目前社会发展的情况看这种想法不合实际也不现实。相应地我们应该要在现有文明的基础上在充分享受现代时尚居住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地、有选择地对具有明显地域优势、规模优势、保存状况良好及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部分窑居区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

穴居文化的嬗变与演进——穴居文化的活化石:山西土窑洞

点击查看全文
可能需要

温岭透水混凝土地坪_温岭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

画境景观工程主营温岭透水混凝土地坪,温岭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温岭透水混凝土增强剂等新型路面铺装材料,助力海绵城市建设,施工品质优良,售后服务完善,询价电话:19951577177

1634 查看详细

瑞安透水混凝土地坪_瑞安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

画境景观工程主营瑞安透水混凝土地坪,瑞安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瑞安透水混凝土增强剂等新型路面铺装材料,助力海绵城市建设,施工品质优良,售后服务完善,询价电话:19951577177

1798 查看详细

余姚透水混凝土地坪_余姚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

画境景观工程主营余姚透水混凝土地坪,余姚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余姚透水混凝土增强剂等新型路面铺装材料,助力海绵城市建设,施工品质优良,售后服务完善,询价电话:19951577177

1765 查看详细

崇州透水混凝土地坪_崇州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

画境景观工程主营崇州透水混凝土地坪,崇州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崇州透水混凝土增强剂等新型路面铺装材料,助力海绵城市建设,施工品质优良,售后服务完善,询价电话:19951577177

2053 查看详细

钦州透水混凝土地坪_钦州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

画境景观工程主营钦州透水混凝土地坪,钦州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钦州透水混凝土增强剂等新型路面铺装材料,助力海绵城市建设,施工品质优良,售后服务完善,询价电话:19951577177

1909 查看详细

威海透水混凝土地坪_威海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

画境景观工程主营威海透水混凝土地坪,威海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威海透水混凝土增强剂等新型路面铺装材料,助力海绵城市建设,施工品质优良,售后服务完善,询价电话:19951577177

2042 查看详细
关闭
关闭
关闭
right